昆山市乘风蓄“三力”助推乡村人才振兴
近年来,昆山市深入推进乡村振兴“五百行动”,聚焦发展乡土人才队伍。
一是聚力政策引导,用好引才“指挥棒”。构建人才支持体系,出台《关于开展“五百行动”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农业农村现代化县域示范的工作意见》《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扶持政策意见》《关于推进昆山乡土人才培养集聚行动的实施办法》,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政策中,切实加强聚才引智力度,以“制度引才”“机制引才”,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。累计培育农业类各级双创人才5人,省“三带”能手3人,姑苏、昆山乡土人才各16人、32人,持证新型职业农民1564人。
二是致力精准培育,突破育才“技术关”。开展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,制定高素质农民考核管理办法和评审细则,分层分类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近万人次,2022年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班32期,培训2154人次,培育做法被人民日报专题专版报道,《十型培育高素质农民》培育实践案例获评全国高素质农民培育优秀案例,获江苏省农村改革试验十周年30个典型案例。打造农民教育培训田间学校,建成国家级农民田间学校1家,省级农民田间学校2家,开展农民高等学历教育,5年来累计招生378名。
三是助力产业驱动,打造栖才“孵化器”。围绕阳澄湖大闸蟹、昆山大米、昆山梅山猪等3大产业创新集群,搭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,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落户昆山,昆山大闸蟹产业研究院挂牌运营。打造科技示范展示基地,建成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3个。高水平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,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省级农业现代化先行区,成功创建首批“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”。
来源:苏州市农业农村局